婚礼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投稿选登 > 婚礼文化

唐朝人结婚都有哪些流程?

    结婚向来是人生大事,无论男女,都希望自己能有一个值得回忆的盛大婚礼。事实上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很早就形成了,在几千年的时间里不断发展演变,到了唐朝时期,经济繁荣,社会风气开放,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婚礼仪式,并借助唐朝的强大影响力辐射东亚文化圈,对日韩和东南亚等国的婚姻习俗都造成了深远影响。

1.jpeg

晚唐的服饰

中国婚礼习俗的起源    最早有关婚礼制度的记载来自于部落时,《通鉴外纪》上记载:"上古男女无有别,太昊始设嫁娶,以俪皮为礼。"太昊便是伏羲,俪皮则是指成对的鹿皮。伏羲创立嫁娶制度,这便是最古老的婚姻制度,而俪皮也因此成为古代婚礼必备的聘礼之一,只要有条件的人家都会准备一对鹿皮作为聘礼。在"俪皮之礼"诞生后,在夏商时期,又相继出现了"必告父母""亲迎于庭"的习俗。

    而到了周朝,周人对礼的重视性更是超乎想象,完善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礼仪制度,而婚礼在其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当时人们正式婚礼的举行时间通常是黄昏时间,此时日月交替,阴阳相合,因此"婚礼"被称为"昏礼"。在《礼记》中关于婚礼有详细的记载:"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也……故曰昏礼者,礼之本也。"可见人们对婚礼的重视。后来"昏"字加上"女"字旁变成了"婚",这也意味着当时人们已经不再要求一定要在黄昏时候完成婚礼。

2.jpeg

影视剧中的婚礼

    在《仪礼》中,婚礼被分类为嘉礼,而嘉礼代表着亲近万民。《仪礼》中对婚礼的流程有完整的记载,共分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六个环节,这也就是后世所说"三书六礼"中的六礼,而三书则是指在仪式过程中使用的聘书、礼书、迎书。这一礼仪从周朝起延续了数千年,虽然这期间文化习俗在不断的演化发展,吸收了不少其他文明的理念,但"六礼"的习俗却一直保留到了唐朝,在唐朝正式的婚礼中几乎是必不可少的流程。

三书六礼    纳采是唐朝婚礼的第一个流程,又称"采择",也是所谓的"说媒",属于议婚,男女双方家庭初步商讨婚事。在《文公家礼》中记载为:"纳其采择之礼,及今世所谓言定也。"在唐朝娶亲时,男方要请媒人提亲,表明双方的意愿,确定女方愿意议婚,才可以进行纳采,开始正式的提婚流程。纳采的时候男方需要带一份"贽礼"前往女方家里,在最开始的时候用的是活雉,但雉鸡很容易死,于是在唐朝时期通常用大雁作为替代。大雁是候鸟,象征阴阳之道,同时大雁忠贞不渝,寓示未来夫妻两人同样忠贞。除了传统的大雁以外,纳采的"贽礼"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有了三十多种,每一种都有各自的象征,包括降福的清酒、养食的粳米、音色和谐的合欢铃等等,有条件的人家都会尽量备齐这些礼品,而没有条件的人家至少也会找一只活雁。

03.jpeg

三书六礼

    求婚成功后,男方会托媒人询问女方的姓名和出生年月,并进行占卜,以方便准备后续的婚礼仪式,这一环节叫做"问名"。唐朝时期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婚礼占卜就是所谓的测算生辰八字,这一习俗也一直流传到了后世。

    在占卜好之后,将占卜结果和婚礼的准备告知女方,这一礼仪叫"纳吉",也被称为"订盟",古人"海誓山盟"中的"盟"便是源于这里。在这个时候,男女双方都会一起准备订婚信物。在唐朝,订婚信物并不是随便拿一件东西来就可以使用的,而是有专门用于订婚的礼品,包括戒指、首饰、彩绸甚至猪羊等牲口,都可以作为订婚信物,因此唐人也称其为"送定"或"定聘","三书"中的聘书也是在这个时候完成,并与订婚信物互相交换。

4.jpeg

聘礼

    完成订婚后,聘礼就可以正式送往女方家里,与聘礼一起送达的还有"三书"中的礼书,记载着聘礼的数目,这个过程已经属于唐代婚礼的成婚礼仪式,周礼称为"纳征",唐朝人俗称完聘或者过大礼。在周礼中,送完聘礼就算完成了纳征,不过发展到了唐朝,这一习俗也有了变化,唐朝的女方家庭还应该对男方进行回礼,要退还聘礼中部分食物,或者赠送男方鞋帽袜子等衣物。不管是聘礼还是回礼,礼物一般都是成双成对,大多带有吉祥如意的含义,但绝对不能只送单件。

    送完聘礼后,就要确定结婚日子,然后再备一份礼物到女方家里,去征询女方的意见,叫作"请期"。这个时候,礼物只需要简单一点就好,不过唐朝时期,请期和纳征经常合并到一起,在下聘礼的同时就定下婚期,聘礼和请期的礼物也合在一起。

    最后就是迎娶新娘了,这一环节的正式称谓是"亲迎",在新娘过门时,还要送上"三书"的最后一书迎书。这是唐代婚礼最重要也最复杂的仪式,抬花轿、拜堂成亲、闹洞房等等习俗都属于亲迎的过程,详细的流程足足有十几项,每一项都含有吉祥安康的祝福之意。六礼之中的前五项通常被当作议婚或订婚,亲迎才是正式的婚礼。唐代亲迎的时间一般选取在春季或是农闲时节,不过并没有绝对要求,只要双方家庭认可,在其他合适的时节亲迎也没有问题。

5.jpeg

唐朝婚礼亲迎的具体流程    首先是祭天拜祖。婚嫁是人生大事,而亲迎作为婚礼最重要的一环,同样也是成人礼的一种,必须要告知天地祖先,因此唐朝人在亲迎的前一天,男女双方的家人都要进行沐浴焚香,用三牲酒礼祭祖,告知先祖有婚礼将要举行。

    接着是布置洞房,举行安床礼。唐朝婚礼的洞房要准备崭新的被褥和红烛,再铺上龙凤铺,在上面撒上莲子、花生、红枣等寓意早生贵子、多子多孙的喜果,然后按照八字和房屋朝向拜"床母",向床母祈求婚礼安稳顺利。铺床的人也不是普通人,而是经过精挑细选,要求父母安康,兄弟姐妹健全,夫妻和睦,儿孙满堂,寓意新婚的夫妇也能如同这些人一样家庭美满。

6.jpeg

彩果

    在亲迎当日早上,新娘在起床后要吃汤圆或丸子汤,这在唐人眼中寓意甜蜜和圆满。在迎亲队伍到来之前,新娘的家人还会为其梳洗打扮,梳头之前要在脸上涂抹海棠粉进行"开面",梳洗时还会通常会用红绿线为新娘绑头,打扮时用的镜子属于道教礼器,代表着相思。另外无论男女双方,在梳头时,梳头婆都会说些吉祥祝福的话,比如一梳梳到尾,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子孙满堂等等。

    然后就到了抬花轿迎娶新娘。唐朝迎亲的花轿都是特制的,只有迎合时才会用。在迎亲队伍出发前,花轿要停在家门前,向四周的街坊邻居展示,称为"亮轿",等到良辰吉时到来,新郎会骑着高头大马,带领迎亲队伍抬着花轿前往新娘家,来回路上都要敲锣打鼓,越热闹越好。在火药被唐朝的炼丹师发明之后,唐朝中晚期还会一路燃放爆竹鞭炮。

7.jpeg

轿子

    在新郎到来之前,新娘的娘家姐妹们会给出嫁的新娘撑一把红伞,同时将米粒撒向天空,代表着出嫁后能够开枝散叶。迎亲队伍到来后,新郎会遭到娘家人象征性的阻拦,代表女方对他的考验。而等到新娘上了花轿,返回男方家中的时候,抬轿的轿夫会尽可能将花轿抬得颠簸,代表着一路的艰辛困苦,晃得越厉害,将来苦尽甘来,婚姻就会越幸福。

    一般情况下,迎亲时间都会有严格计划,新娘到家时已经差不多是下午了,新娘下轿时要用红布铺地,新娘从下轿到入洞房,鞋子都不能直接接触地面。然后按照唐人尚武的习俗,男方要对天空、地面和远处挽弓射出三箭,分别代表向天祈福,天长地久和未来幸福美满。之后新娘还要过火盆和跨马鞍,寓意红红火火和平平安安。

8.jpeg

夫妻对拜

    接下来就是经典的拜堂成亲了,拜天地,拜父母双亲,最后夫妻对拜,两人真正结为夫妻,同心同德。然后新娘就会送入洞房等待丈夫,而新郎则在前厅陪同亲朋。等到时间差不多了,新郎入洞房的时候,关系亲近的朋友还会闹洞房,在开放热情的唐人眼中,洞房闹得越热闹越好,未来新郎新娘的生活就越红火。在洞房时,还有掀盖头和喝交杯酒的习惯,掀盖头时不能用手,必须用秤砣,代表称心如意。

    唐朝时期,社会繁荣,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飞速发展,强大的国力让唐人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吸收着各种文明的精粹,而婚姻习俗作为生活的一部分,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态度和社会环境。


文章评论

表情

共 0 条评论,查看全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