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民俗——婚嫁篇_中国婚礼杂志社

平度民俗——婚嫁篇

2021-12-23 17:01:53  浏览:1164  作者:编辑部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婚嫁是人生的重要节点。自古至今,人们普遍把男婚女嫁当做人生大事,极为重视。旧时,不仅士大夫通行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普通百姓一般也要照此进行,只是礼的繁简有些差异。
  平度男子结婚称“将媳妇”,女子结婚称“出门子”、“出阁”、“做(zou)媳妇”。婚姻中的“喜主”,通常指男性家庭。旧社会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老婆无姓,地无姓”、“嫁出去的闺女,泼出的水”等说法,反映了男尊女卑、女附于男的封建伦理道德。
  建国后,政府提倡男女平等、婚姻自主,自由恋爱取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官方登记取代民间婚约;婚姻纳入国家法律。 
  第一节  提 亲
  旧社会,男婚女嫁大都偏早,女的超过18岁不订婚就会受到耻笑;男的超过20未结婚,也会招致非议。婚嫁的第一步是提亲,包括说媒、合婚、验家等,相当于古礼中的“纳彩”、“问名”。 
  一、说媒 
  俗称说亲。过去男婚女嫁皆由家长包办,通过媒人说合,称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缔造婚姻关系,首先要遵从同姓不婚以及其他一些特殊习俗(如古岘、仁兆一带史苟两姓一般不通婚,城关一带同村非平辈不通婚等),然后考虑是否门当户对、年龄般配。在门当户对方面,一般讲究富对富,穷对穷,官对官,民对民;在年龄般配方面,有“女大一,黄金起”、“女大三,抱金砖”的说法。
  说媒,一般是男方主动遣媒提亲。旧时男女在入洞房前不许相见,所以媒人便是关系婚姻成败的重要角色。平度民间媒人,多数是临时的、兼做的,并不以此为业,其做媒,一是注重实话实说,不遮不盖,成与不成全靠姻缘;二是把说媒看做是“成人之美”,不图名利,不求回报。事成之后,男家或送几个饽饽、一块衣料、几斤小麦,抑或一个猪头,但非行业规矩,更无利益约定。
  当然,平度民间也有专门以说亲为业的媒婆。这些人腿勤嘴勤脑瓜灵,“能把死人说活”。她们掌握很多应婚男女的资料,如年龄、丑俊、品行、家庭状况等,不用主家交代就主动出击为人牵线保媒,但事成之后需付其丰厚报酬。为此,这些媒人大都添枝加叶,心存欺瞒,百姓对其有“十个媒人九个谎”的看法。说媒提亲这个过程,古婚礼称之为“纳彩”。
   20世纪50年代后,新婚姻法颁布实施,城乡男女在说媒之后,又增加了“看人”环节,即由媒人将男女双方约到一起见见面、说说话,如果双方觉得合适,就初步建立恋爱关系。如果觉得不合适,则由媒人告知对方,就此拉倒。70年代,青年男女经介绍人象征性“引线”后,父母同意,自主定婚。也有不经介绍人,在工作、劳动中建立感情逐步发展到爱情,最终成为夫妻者。
  目前,平度民间婚姻多数仍有媒人牵线。 
  二、合婚    
  即合计姻缘状况是否合适。首先,男女双方的家长要合计,看对方是否符合自家的嫁娶标准。其次,当男女两家都有缔结婚姻的愿望时,家长还要与子女沟通,力求意见一致。再次,要请算命先生合婚。主要看男女双方的生肖、命、生辰八字等是相克还是相成。合婚十二生肖的口诀是: 
  白马怕青牛,羊鼠—旦休。
  蛇虎如刀锉,猪猴不到头。
  金鸡怕玉犬,兔龙泪交流。
  生肖相克,不宜婚配。生肖相合,则再推双方之“命”。所谓“命”,即以双方各自出生的年月日时所属的天干地支为依据, 按“五行”相生相克,看命是否相合。命合,则“五行”相生,即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否则 “五行”相克,即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五行”相生自然是好姻缘,但还要看相克所对应的“五行”,只要不相克,如金克木,排除木命,换成火土亦可成婚。这就是“五行”中的相侮,即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木侮金,金侮火。侮虽不如生,但优于克。经过生肖、命的推算以后,还有最后一道关口,即生辰八字的冲与合。生辰八字,讲究六合六冲,合则吉,冲则凶。六合是:寅亥、卯戊、辰未、戌木、巳申、子丑;六冲是:寅申、卯酉、子戊、丑未、辰戌、巳亥。生肖、命、生辰完全相合为大吉,二项相合为中吉,一项相合为小吉,全不相合则不成婚配。这在古婚礼中叫做“问名”、“卜吉”。
   现在,上述封建礼教已大大淡化,男女只要自愿,父母意见仅作参考。但是,关于生肖、命和生辰八字推算之事,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后,近年来又有回潮。 
  三、验家   
  合婚后,双方认为各项条件已基本符合,即安排女方到男方家“验家”。女方通过验家可更直接、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男方的家庭状况。旧时,参与验家的女方成员一般由女性组成,主要是女方的娘、姐姐、嫂子、婶子、姑姑、姨等。现在,女方爹、哥等男性亲属也有参与的。女方要礼节性地带一点礼品,但男方一般不留。大泽山一带部分家庭,女方验家时要带4条鲅鱼,男方留下2条并给女方一定礼金,余下的2条返还女方,意为“两家都有余富”。
  验家印象有时关系婚姻成败。因此,男方在此之前要把家里家外清扫、粉饰一番,将院中饲养的鸡狗鹅鸭圈拢起来,把值钱的东西摆到显眼处,更有甚者还要到邻居家借用部分物件,以显示自家富有。
  验家在上午进行,男方要准备酒饭,女方若答应留下吃饭,表明验家成功,亲事可继续下去。午饭后,男方要给参与验家的女方成员每人一个红提包,内装饽饽、饼干、布料、烟酒、钱财等不一。
  旧时验家,闺女不能参加,所以“改口”一般在拜天地时进行。如今,好多闺女也亲自验家了,而且如果认定这门亲事,验家时即改口称男方的父母为爹娘,公婆要给“改口钱”,农村一般为600—1000元不等。平度东部古岘一带,甚至男方的爷爷、奶奶、大爷、叔叔、姑姑、舅舅、姨等也要给“改口钱”。
  现在, “验家”习俗在农村仍普遍流行,但在城镇和公职人员中已基本消失,一般只是男女两家在一起吃顿饭,成了一种象征性礼仪。
  第二节   定婚
  旧时定婚,是指男女婚姻进入实质性阶段,并通过某种文书和仪式加以固定、证明、约束和保护的一种婚约形式。其中,约定文书具有法律效力,有关彩礼的聘受也多列入国家法度。定婚一般须经 “送媒柬”、“送彩礼”、“送日子”三个过程。
  建国后,政府明令禁止封建买卖婚姻,“媒柬”也变成了由民政部门颁发的“结婚证书”,定婚仪式大大简化。但自20世纪80年代,民间婚事“送彩礼”、“送日子”之风渐又兴起,且有越来越排场之势。
  一、送媒柬  
  也叫“下媒柬”、“讨媒柬”。媒柬是定亲之前,由男方制作的婚约文书。拜匣(即媒柬匣)长约40厘米,宽20厘米,高6厘米,木质,可开启;媒柬,为一张16开红纸,上书男女双方生辰八字及属相等个人简历。定亲时男方将媒柬提前请人写好放在匣内,并在媒柬内放上针和红线,取意“千里姻缘一线牵”。平度一般由媒婆和一位懂得礼仪的男性为代表,手捧柬匣,去对方家传启。亲翁之间、翁婿之间均不照面。交换柬贴时,由男方家庭准备柬帖两张,一张写明男方年龄和生辰八字,封面写“敬求金诺”等字样。女方接柬后,照样填好另一张,写“谨遵玉言”或“愿结秦晋”等返还男家,表示同意结亲。自此,婚约即生效,并具有法律效力,如一方赖婚,另一方可持柬告诉。 
  婚约签定后,男女双方生死病残均勿反悔。若婚前女方早亡,需将尸体送给男家,由男方择地葬埋,待男方死后,再行起灵与夫并骨;若男方早亡,女方不得另适他人,俗称“望门寡”。达到婚龄后,由男方择下迎亲吉日,用一只公鸡,头戴红彩放在花轿之内,将女方娶回守节,古婚礼中称“纳吉”。
  建国后,政府提倡婚姻自主、恋爱自由,“送媒柬”的婚约仪式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人们达到法定年龄后,持本人身份证、户口簿等,到民政部门办理婚姻登记手续、领取结婚登记证书。婚姻登记是法定的婚约程序,也是结婚的主要标志。然后,再拍定婚照、婚纱照,择日举行隆重的结婚仪式。
  拍“婚纱照”,为舶来习俗,如今已逐渐由城入乡、为越来越多的青年男女接受。拍照一般要提前一、二个月进行,目前价格在2000—3000元左右。既有室内照,也有外景照;既有女穿婚纱、男穿西服的传统照,也有经过改造的古装照以及与时俱进的情侣照、便装照、个性照等。外景照一般在青岛的八大关、天主教堂、海边、花石楼、公主楼、崂山风景区、平度秀水苑和现河公园(植物园)等地取景。
  二、送彩礼
  彩礼最早由西周“六礼”中的“纳征”演化而来,是男方家以一定的信物向女方家请求联姻的信号。如果女方收下信物,就意味着同意了此桩婚事,即成“定婚”事实。 
  平度民间彩礼一般在验家后由男方择日送到女方家,名曰“定亲”。现在有不少家庭在验家当天就返回女方家“定亲”,更有不讲究者干脆将“验家”和“定亲”一起进行,双方家长也都参加。
  旧时“定亲”,一般由媒人和新郎等人参加,女方要给第一次上门的准女婿下面条、打荷包蛋。定亲时,男方要捎着烟、酒、糖以及“万穗(岁)”、“长穗(岁)”(带有花饰的面品)等。古岘、大泽山一带还要捎着鱼,一般是4条、6条或8条,女方留下2条,余下的返还男方。糖果也要返还部分,意为“双方都甜蜜”。但是,这些礼品一般不属于“彩礼”。旧时,平度民间所送彩礼,富家有金银首饰、绸缎衣料、银元钱财;一般人家多为布料,俗称“衣裳面”;穷人往往是一言为定,无礼相送。现在的聘礼与过去相比,有了天壤之别,衣服被褥、“三金”首饰定要置备齐全(女方若不需要,可折成现金),还要有“万里挑一(即一万一千元)”或“万里挑妻(即一万七千元)”、“三家一齐发”(即三万八千元)等等含有吉祥寓意的礼金。有的在支付了这些“有讲究”的钱财后,还要另付数量不等的钱财。 
  不仅如此,在接受彩礼的同时,女方还要讲清结婚时必须置办的各种物品,包括居住房屋的购建以及产权的归属等。有的甚至直接将其算在“彩礼”之列。20世纪70年代前后,“三转一扭四固定”(即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四间房)是结婚的主要物品,之后也有讲究多少条“腿”的(即桌、椅、床、柜数量),消费水平基本是“百元级”的; 90年代后,冰箱、电视机、洗衣机、录音机成为结婚必备之家电,消费水平也升级到了“千元级”; 进入21世纪,空调、电脑、手机、汽车成为结婚新的追求目标,消费水平又上升到了“万元级”。不少女子甚至把男方是否在城里有楼房,作为择偶的必须条件。目前,一般农村家庭不包括房屋、汽车等大件,为儿结婚的支出起码在五、六万元左右。条件优越的有房、有车,消费水平更是升级到了几十万、上百万。奢侈之风愈演愈烈,以致常有因达不到婚资标准而中断婚姻者。 
  三、送日子  
  送日子,简单说就是男方到女方家“下婚书”,并将女方家当日摆宴以及女儿出嫁所需的有关物品一块送去。大体包括“择日子”、“下婚书”、“送宴品”、“添箱”等礼仪。 
   择日子   日子好送,关键在于“择好日”,或者叫“看好日”。“择好日”以女方为主,首先要选一个吉日,由媒人到女家讨取女方的生肖、生辰八字。女家用红纸写上“坤命x相x月x日x时生人”。男家根据女家的生肖、生辰八字请算命先生择定结婚的利月吉日,从生肖选择行嫁月,即属鸡、兔的选正月、七月;属猴虎的选二月、八月;属蛇猪的选三月、九月;属龙、狗的选四月、十月;属牛、羊的选五月、十一月;属鼠、马的选六月和十二月。所以,行嫁口诀为:“正七迎鸡兔,二八虎与猴,三九蛇共猪,四十龙和狗,羊牛五十一,鼠马六十二”。
  此为按生肖选择利月,而要选择一个吉日就更难。选吉日,首先要避开“阴将日”、“阳将日”和“阴阳俱将日”,只能选择“不将日”。“阴将日”伤妇,“阳将日”伤夫,“阴阳俱将日”夫妇俱伤,在一个利月里,“不将日”只有几天,能不能合成婚嫁吉日还要看女方生辰八字能否符合属命、阴阳八卦和九宫方位,亦即黄历上所标注的“建满平收、除危定执、成开避破”十二字而定。这十二个字逐月逐日排定,其口诀是:“建满平收黑,除危定执黄,成开皆可用,避破不相当。”亦即这十二个字中,只有四个黄道吉日,两个一般的,其他六个皆不可用。即使费了很大周折,选出一个好日,还要看男方父母的年命。如果男方父母的年命遇上禁婚年,即使再好的吉日也只能作罢。如必须按此吉日行嫁则公婆需回避,婚后三日不得见新娘始可破解。另外,在选择婚日时,一般上半月下半月各选一日,为的是躲开女方的经期,传统习俗认为女子在行经时结婚有“红马上床,家破人亡”之灾。如女子进门以后没有来过月经就怀孕,即称生出的男孩为“迈门子”,女孩为“迈门花”。民间有“迈门子妨到底,迈门花妨三家”的迷信传言。
  所以,真正选择一个利年、利月、利日、利时的日子是非常不容易的。如今人们仍重视择“好日”。农历一般选初六、十六、二十六,取“六六大顺”之意。也有选“九”的,取“天长地久”之意。改革开放后,也有选“七”、“八”的,取“起”、“发”之意。公历一般选“五一”、“十一”、“元旦”等假期,以避免因旧俗中的“好日子”过于集中,遇到婚庆公司和酒店婚宴出现应接不暇的问题。
  利月吉日选定后,送亲迎亲及参加婚礼的杂役、禁忌、生肖和吉神的方位就容易定了。凡在申子辰年举行婚礼的,忌属蛇鸡牛的人参加;凡在亥卯未年举行婚礼的,忌属龙鼠猴的人参加;凡在巳酉丑年举行婚礼的,忌属虎马狗的人参加;凡在寅午戌年举行婚礼的,忌属猪羊兔的人参加。 
  一切择就,男方要根据算命先生的推算写出婚书。婚书内容和格式如下: 
  谨遵坤命,选择嫁娶期
  行嫁利月,择于本年X月X日,全吉;娶送男女客人,忌X相,大吉;上下轿,面向X方迎喜神,大吉;安庐坐帐,宜用X屋X间,大吉;冠戴(即开脸上头),面向X方迎福神,大吉;路逢井、石、庙宇,用花红遮之,大吉。天地氤氲,咸恒庆会,金玉满堂,长命富贵。 
  X X年X月X日 
  下婚书   择定好日子就要下婚书了,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送日子。送日子由媒人和男方本家的人(男方的父亲和男方本人除外),将算命先生写好的婚书和“压日子钱”一并放入“拜匣”之中,用红布包好,郑重送到女方家中,以便女方依照婚书、规范操作。灰埠一带还要在“拜匣”中放上两双筷子、两棵葱;古岘一带加放糖果;同和一带的“拜匣”里所盛内容最多,除了婚书、“压日子钱”、两双筷子、两棵葱外,还有两包食盐、一根带针红线、一块发面引子(即酵母)、一打或几打袜子、两盒官粉、两块香皂等,含有“千里姻缘一线牵”、“引弄生子”以及“娃子成群”等寓意。红线、官粉、香皂等也有实际用处,即为新娘在“发嫁”时“开脸”、“上头”所用。袜子则在结婚时送给本家亲属。
   除“拜匣”及匣中物品之外,平度民间一般还要给女方捎去棉裤、棉袄、手套等。
   送宴品   送日子是女方出嫁最重要的活动,如同男家的婚礼。这天,女方家要举行隆重的宴会,宴请男方客人和自家的亲戚朋友。按照习俗,女方家这天设宴的消费要由男方家支付。因此,送日子时,男方一般都要带着烟、酒、鸡、鱼、馒头、猪肉等,交给女方使用,数量由女方家确定。也有直接将宴品折成钱财的。女方家要做“长穗(岁)”、“万穗(岁)”、“寿桃”等。旧时,崔家集一带儿子长到十五、六岁后,要比常年多种梧桐、高粱、黍子和麦子。多种梧桐主要为盖房所用,也有“种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之寓意;多种高粱主要也为盖房,好当笆胡(秫)秸;多种麦子主要是为了披屋、打墙所需的麦秸草,也为多做馒头;多种黍子则是为了多做黄酒,以备“送日子”之用。旧时送黄酒一般要送4寍子黄酒,一寍子20斤。其他地区也有只送馒头和猪肉的。古岘一带讲究“一个馒头跟着一斤猪肉”,一般是40个馒头40斤猪肉,或60个馒头60斤猪肉、80个馒头80斤猪肉,用食盒抬着,送到女家。其他地方,猪肉和馒头的数量不一定匹配,但都要加上点“余头”,也就是在约定的数量上再加上几个馒头、几斤猪肉,以便女方“回礼”。灰埠一带要送带骨肉,寓意“骨肉相连,难分难离”。宴席上,新娘敬酒,男方要给赏钱。
  此俗在大泽山一带有些不同。他们除送馒头和猪肉外,还送猪头。而且,女方并不大范围设宴,只找几个自家长辈陪同男方客人,仅有1—2桌。自家的亲戚可能来几个帮忙的,但不隆重设宴款待。大范围、最隆重的宴会放在“二日”女儿“回门”时进行。
   添箱   女方家摆设隆重的宴席,女方的亲戚朋友要事先准备“添箱”礼品。20世纪70年代前,一般送棉被、线毯、门帘、镜子、茶具、脸盆、暖壶、桌椅等生活用品,亦有送现金者,数额不等,视关系亲疏及经济条件而定。90年代后,基本以送钱为主。宴席结束后,女方家要给男方家及自家亲戚朋友“还礼”,一般是给男方家返还部分馒头和猪肉,给女子的姑、舅、姨等一点猪肉,其他亲戚朋友则每家一个馒头、两包糖。  
   送日子后,女方在家候婚,一般不再出门,免得被人议论。
  第三节    结 婚
  结婚是整个婚俗中最隆重的部分,提亲、定婚都是为结婚而准备的。 
  旧时婚礼,基本由家族操作,程序繁杂,内容简单,体现的是一地一域的风俗;现在婚礼,则渐由专门的婚庆公司全程打理,程序虽有简化,内容却是古今结合、土洋结合了。
  一、        送嫁妆
  旧时,吉日的头天上午,女家便向男家送嫁妆。送嫁妆讲究人抬,两人抬一件,即使一把椅子也要两人抬,所以“送嫁妆”的队伍往往是浩浩荡荡,而且嫁妆的颜色又大都是红色,这更使整个队伍鲜亮、显眼。由于“送嫁妆”走村串街,招人观看,女家需尽量把嫁妆办得体面。除抬嫁妆人外,女家一般派一男一女押嫁妆。
  如今,这一习俗有了很大变化,基本调了个个儿,多数已由女方的“送嫁妆”变成了男方的“搬嫁妆”,即由男方在“送日子”或迎娶新娘时一并将嫁妆带走。之所以要在结婚的头一天(也有提前几天的)送嫁妆,或者是由男方在“送日子”时提前带走,主要是为了男方有足够的时间布置新房。否则,到时会来之不及。现在的迎亲队伍,看起来从女方家拉回不少“嫁妆”,实际上多是一些外包装。譬如冰箱、彩电等,其实早就拉到男方家安装布置好了,车上拉的只是冰箱盒子和彩电盒子而已,完全是做给别人看的。
  在嫁妆的准备上,过去多是“两铺两盖”、一对方长枕、一对耳枕、一组箱柜、一张抽桌、两把椅子或两张板凳及脸盆等,不可缺少的是一盏油灯,名曰夫妻长明灯。现在有了很大变化,不少女方的嫁妆甚至胜过男方的筹备。一些富裕家庭或独女家庭,女方的嫁妆从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收录机到电扇、沙发、台灯等,几乎应有尽有。更富裕一点的家庭,女方则送房子、送汽车。个别也有女方“倒贴”的,即结婚的费用基本由女方支付。 
  嫁妆到来后,男家要给打赏搬抬之人,并设宴款待。男方母亲要给女家派来的手持箱柜钥匙的小男孩赏钱,取得钥匙,打开箱锁,主事人伴唱“婆婆开箱子,来年置庄子”。箱里装有女方“发付”的衣服、4个饽饽和“压箱钱”,婆婆要点清“压箱钱”数目,有多少再给压上多少,最后将箱子上锁,放到橱柜顶上。
  放好箱子后,开始铺炕。平度一般是公公铺炕,大伯(男方的大哥)“封窗”。铺炕时,先铺杆草(谷秸),杆草要顺着人放,再铺红席、喜被。席的四角要各放两个栗子、两个红枣。娘家的喜被铺在下面,婆家的喜被铺在上面。铺炕时,主事人伴唱“铺炕铺炕,金玉满堂。先生贵子,后生娇娘”、“被角对被角,过年生个小”、“被边压被边,生个儿子当大官”等吉语。铺好的炕不能让别人坐。“封窗”则是用红纸将洞房窗户封严,现在多用贴窗花代替。
  被褥要由儿女双全的“全美人”缝制,禁忌孕妇和寡妇参与。讲究者,喜被的棉花要用带籽棉,俗称“下子棉”。男家做喜被时,要将喜被的四角上卷窝起,各放置一颗栗子、一个红枣;女家做喜被时,要在被褥的四角各放置两个制钱,并用红线在制钱上捆绑出“米”字图案,意为“有钱又有粮”。 
  铺好炕后,有的还要将红枣、花生、桂圆、栗子等撒在炕上,且要念叨“撒把栗子撒把枣,小的跟着大的跑”、“花生花生,花花着生”等吉语。还有的安排一个小男孩儿,在炕上打滚儿、竖脊溜儿(前滚翻),俗称“压炕”,以图吉利。
  最后,要将一块捶帛石(或两块用红纸包裹的红砖)放在炕下,石(或砖)下放上4个栗子、4个红枣,然后再在捶帛石(或红砖)之上放置半升(或斗)一只,用红纸裱糊,贴上喜字,内装新郎姥娘或舅舅家送来的小麦,半升顶上再放一块用红包袱包裹的蒸糕,以备新娘上炕踏用。
  现在,由于“送嫁妆”改为了“搬嫁妆”,而且多数又是“当日搬”,所以“开箱”、“铺炕”等礼仪也随之改在了婚礼当日。
  二、迎亲  
  旧时,迎亲以轿、马等为主要交通工具,贫困家庭也有徒步而行的。20世纪50年代用橡胶双轮大车,六、七十年代多以自行车“拐媳妇”,80年代后主要用拖拉机、摩托车、农用汽车等。一些机关干部、工人、现役军人等曾一度不再迎亲,而是外出旅行结婚。90年代始,城乡迎亲逐渐改用轿车。 

  按道理,迎亲的主角毫无疑问应当是新郎,可在“文革”时期,只是由新郎的大爷或叔叔用自行车将新娘“拐”回来,新郎是不能前去迎亲的。
  旧时,男家在结婚的头一天就要将室内室外布置妥当,现在则多改在婚礼当日。早晨,男家要将6尺或8尺红布插挂在门楼上,俗称“挂门红”。街门两侧悬挂大红灯笼,门口两边的门枕石上左贴“青龙”、右贴“瑞狮”红纸字识。室内外卫生要重新打扫,即使是粉刷一新的洞房也要重新擦拭一遍,连彩纸糊好的地方也要掸掸灰尘,窗子贴上红纸剪好的窗花,墙上贴“百子画”,窗、照壁以及街门口贴大红“囍”字,天井中央摆“拜天地”供桌,各类门扇之上贴喜庆婚联。旧时,结婚的头一天晚上,男家要请吹鼓手在院内吹拉弹奏,并设宴款待。吹鼓手时吹时食时饮,直至半夜。现此俗已无。
  现在迎亲,新郎要提前到婚庆店装饰婚车,带回录像师和摄影师。新娘也要早早赶到婚庆店化妆。不少人仍讲究男女不见面,所以男方在时间上要稍后一点。
  早饭,喜主要请一家本当(本家族,下同)和前来帮忙的人到家里吃面条,并为邻舍百家每户送去一碗面条(现在图省事,也有送一包方便面、两包糖果的)。祝沟一带则讲互帮互助,邻舍百家要给喜主送煮熟的大米或面条,以减轻喜主的劳累和负担。俗语有“没有饭吃将媳妇,没有草烧扎固屋”之说。
  饭后,装饰一新的婚车开到喜主门前,迎亲正式开始。若同村之中还有其他人办喜事的,要抢时间,争取比别人早一些把新娘迎回来,俗称“踩新道”,亦叫“抢福”。一般情况下,要将新娘在中午12点以前迎回。迎亲前,喜主家要挑选一位懂礼仪的本家长辈负责迎亲,俗称“夹毡人”,并组成4—6人的迎亲队伍,由“夹毡人”指点新郎如何向女方家施礼等。
  旧时,新郎要在结婚前一天理发。上轿前,新郎脚蹬皂靴,头戴礼帽,冠以金花或鸡翎,身穿长袍,外罩马褂,披红戴花,俨然一副古时状元之貌。据说历史上只有出过状元的州县,才有插戴鸡翎(俗称状元花)资格。因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莱州胶水(今平度)人蔡齐考中状元,此后凡平度民间男女结婚当日,新郎可头插“状元花”,新娘可着一品诰命夫人装饰。这在胶东婚嫁习俗中,平度为独一无二的特例。现在的新郎则多西装革履,胸戴红花,新娘披婚纱。
  临行时,新郎要向父母行礼禀告:我要去为恁接新媳妇了。父母嘱咐:一路顺利,早去早回。旧时,“夹毡人”将红毡铺在轿边,新郎踏红毡上轿。现在,则由伴郎将鲜花交给新郎,然后为新郎打开车门,请新郎上车。
  旧时,婚娶乘轿,轿有两乘,一红一蓝,蓝的称“官轿”,红的称“花轿”。 家贫者亦有仅用一乘花轿的。新郎去时乘花轿,回时乘官轿,两轿门皆朝后,冲着男家。也有的地方找个小男孩压花轿。花轿着红缎轿衣,金顶,飞檐,流苏下垂,上缀许多金属片,闪闪发光,并有红绸簇成的大红花披挂轿门两侧。旧时民间称男子完婚为“小登科”,故官轿轿门两侧常书有“未卜他年雄甲第,且看今日小登科”对联。
  婚轿一般租用,称“红差”,分“头差”、“二差”、“三差”,官宦人家则用“官差”,比“头差”还要讲究。差次不同,轿内的租品也不一样。头差内一般有花衣、裙纱、“凤宗”(类似诰命夫人的凤冠)、玉带、蒙头袱子等,二差只有花衣和一些简单的头饰,三差一般没有穿戴饰物。昔时,城边头东阁、小窑、下埠的红差很有名。
  建国以后,婚轿消失,近几年虽偶有出现,也只是讲究个“与众不同”而已,轿车迎亲已成为普遍选择。所用轿车一般6—8辆,也有更多者。其中一辆为录像车,男方要雇请拍摄人员从迎亲开始,把整个婚礼拍摄下来,尔后进行配音剪辑,制成光盘收藏。
  车辆多是跟朋友借用或从婚庆公司租用,颜色一般以黑、红为主,且讲究“同档次”、“清一色”。较好的婚车有加长林肯、悍马、奔驰、宝马、凯迪拉克等,一般每车每次的租价为1000元左右。主车一般用鲜花盘出“v”型或“love”图案。一般婚车每车每次200元左右。
  旧时迎亲,要将“差”内租用的花衣、裙纱、“凤宗”、玉带、蒙头袱子等用红包袱包好,连同喜主用一床红被包裹的“上头匣子”(内放袜子2双,腰带2条,扎腿带子2条,开脸红线2根,开脸粉2盒),一并放到轿柜内,带到新娘家。同时,要由专人抬着食盒(红色、圆桶形,类似现在的汽油桶,分隔、木制),盒内装有一块方肉,称“离娘肉”。肉中间割一道口子,但不通到两头,到女家后分割开来,包饺子,为“上头”和招待宾客所用。食盒内还有两个米、面盒子,装有8碗米、8碗面。食盒架两侧各绑一只红纸封口的酒壶,内盛黄酒,用以喷洒新娘的衣物。
  现在改为汽车迎亲后,原有的一些物品要么不再使用,要么早在“送日子”时提前送到了女方家,所以所带物品已经不多,主要有两个大红囍字、一副对联、一床红棉被(或红毛毯,以备新娘开脸、坐车时使用)以及一些喜贴、喜糖、喜烟、红包和至少20斤“压车麦子”(旧时为压轿麦子,是男家为女家准备的‘媒人礼’)等。
  旧时轿子行进时,一般家庭只用鼓乐吹打,富裕家庭还有旗、锣、伞、扇,偶有金瓜、钺斧、朝天灯、飞虎旗、肃静、回避等执事者。迎亲时走在最前面的为举旗兼敲锣者,即所谓鸣锣开道;紧跟其后为吹长号(长杆喇叭,俗称“大喇叭”)者,起轿、遇桥、转弯、落轿时吹三声长音。然后是敲小锣、敲鼓钹、掌扇、举伞罗者。排在最后的是吹鼓手,以唢呐吹奏为主,有的还伴有笙、笛、胡琴等细乐。旧时婚礼乐曲一般是“将军令”、“状元游街”、“百鸟朝凤”、“步步高”等。现在行车时播放喜庆歌曲。
  迎亲轿子和车子往返不能走同一条路,途中遇到桥梁、水井、路口、石碾、奇石、怪树时,“夹毡人”指示迎亲小辈贴喜字、扔喜糖、扔红包,以化吉呈祥。现在男女双方还要在居住的小区或村庄当中的必经之路上,提前将古力盖、垃圾箱等用红纸贴盖,以避污秽。旧时贴喜字,不能用浆糊,得用牙将饽饽嚼细后粘贴。新娘无论是乘轿、坐车或是骑驴、坐自行车,沿途都要脚不落地。
  旧时,当迎亲的轿子到达新娘家村口时,鼓手吹响三声大号,新娘家的“迎客”到村头,按事先定好的路线和方向,将花轿引停在女方家门口,先由“夹毡人”挑起轿门帘,女方“迎客”迎至轿门前恭请新郎出轿。现在,则由伴郎为新郎打开车门,请新郎下车。男方将捎来的对联和两个大红囍字分别贴在女方的街门及街门两侧。
  此时,新娘家的街门是虚掩着的,且有新娘的家人“把守”,新郎要扔红包引开“守门人”方能进得门来。进门后,新郎要叩拜女家祖先和岳父母,俗称“谢亲”,然后随迎客步入宴席就坐,同随行而来的人员一起吃点心、喝茶水,等待新娘装扮结束和吉时到来。同时,“夹毡人”要将轿内所带的物品迅速搬出来,送到新娘家里。新娘家接到物品,先将其中的红被铺在炕上,让新娘坐在上面,然后开始开脸、换装、上头等。宴席上,灰埠一带的新郎要与丈人各吃两个荷包蛋。轿夫在另一处设宴,女家须请一位能说会道之人作陪,努力使轿夫们吃喝满意,并恳请他们在抬轿时尽量平稳些。女家眷属则在屋内同新娘共席,谓之“暖轿”。
  现在,新郎的入门礼节与旧时大体相同。首先,也要说好话、送红包,请求开门。一般是新郎敲门,请求开门,然后一问一答:
    “你是谁?”
    “新郎官!”
    “来干啥?”
    “接媳妇!”
    “你爱她?”
    “可爱了!”
    “啥表示?”
  新郎这时要掏出红包,从门缝里塞进去,门便打开。如此要请开街门、房门、闺房门等几道门,方能见着新娘。现在的大门多密封严实,少有缝隙,灰埠一带则有一些顽童爬到平房顶上,用绳子顺下一个小篓子讨要红包,给少了不行,往往要讨要几次方肯罢休。
  进入闺房后,新郎要满屋子寻找被别人藏起的新娘的鞋子。找着后,单膝跪地为新娘穿上,并为新娘带上结婚戒指,请求应允——嫁给我吧!之后,新郎入宴,同一起来的迎客和司机等吃菜、喝茶、吃点心,等待新娘开脸和女方包饺子。
  旧时,开完脸,吉时到,女方用木盘将一碗饺子、一碗米饭端到新郎面前。新郎将水饺和米饭撒向地面少许,以示祭奠女家祖先。饺子和米饭,都是新郎用食盒带来的肉、面、大米做成的。新郎祭祖结束,男领客将剩下的饺子、米饭用新郎的手帕包好,交新郎带回,饺子留合卺后夫妻吃饭用,米饭待第三日煮粥用,然后请新郎登轿。现在,新郎新娘多吃饺子,而且其他人等也一起同吃,饺子也要由新郎带回一些,留待夫妻合卺后食用。最后,新郎和新娘一家合影,照“全家福”。
   三、出嫁         
  出嫁,也称“发嫁”。旧时,女子出嫁实际是一种分离。对女子本身讲,从此她将告别为人之女的角色,开始为人之妻、为人之母的历程。对女家讲,他们的女儿将不再是女儿,而是变成了亲戚,亲属关系变成了社会关系。现在看,这种姻亲关系虽然有所改变,但在具体仪式上仍然保留着分离仪式的特征。
  开脸   亦称“绞脸”。一般在女子结婚的当天 ,女家要为新娘“开脸”。也有提前“开”的,但开脸以后不能出门,要在家捂着,俗称“捂白”。所谓开脸就是用五色线将新娘脸上的毫毛拔去。绞脸时,新娘要坐在男方送来的喜被上,面朝送日子时“婚书”中写明的喜神方位。给新娘开脸的人,一般是子女双全的婶子、大娘。绞脸时嘴咬一根线头,左手扯住一根线头,右手撑开线圈并挽上“劲儿”,贴紧新娘的面部一紧一松,将毫毛拔去。然后,用煮熟剥壳的鸡蛋在新娘的脸上滚几下。新娘绞脸的粉、线和女方给绞脸人的赏钱(现在一般是几十块钱),均是男方在送日子所送给的。绞脸的同时,长辈嘱咐小辈成亲后如何孝敬公婆、服侍丈夫、养儿育女等。 
  上头   女家早饭后,开始给新娘“上头”。上头之前,先用男家送日子时送来的黄酒,隔着筛子喷洒新娘的衣服被褥等物,以避凶邪。所谓“上头”,实际是古代的“行加笄礼”。“笄”是女人盘头时使用的簪子,加笄即为给出嫁姑娘盘头,把当姑娘时的发辫扯散,重新梳理,挽成发髻,插上簪和钗,戴好冠饰、花朵,然后更衣,换上婚装。由“辫子”到“发髻”,这是女子角色转换的外在标志。所有这一切,都要由子女双全的女傧帮助完成。但女傧不能由新娘的姨、嫂担任,有所谓“姑不娶,姨不送,嫂子送了光着腚”的说法。更衣完毕,主事人将一块方形、四角各缀两枚铜钱的红彩,亦即“蒙头袱子”,盖住新娘的头、颈、脸部。
  上轿  吉时一到,新娘在鼓乐声中由两名同辈青年女子扶着,脚不沾地,踏着红毡走上花轿(现在多是由新郎直接把新娘抱上婚车)。脚不沾地,标志着女儿与娘家的初步分离。南村一带新娘上轿时穿黄鞋,俗称“晃荡鞋”,鞋底仅为一层薄布,以向兄弟和亲朋表明,自己一点也没沾着娘家的。到了婆家坐完时辰后换上硬底“红鞋”,二日早晨换上绿色鞋,三日上坟时换紫色鞋,鞋面均绣“凤凰戏牡丹”等花样。现在新娘上车基本都穿皮鞋。
  旧时,新娘上到轿里,要再将陪送的脸盆放入,防止新娘晕轿呕吐。新娘一般要带二、三块手帕,以备路遇别人花轿作礼物交换。一切无误后,掩紧轿帘,将轿顺出,由轿夫接过,轿头喊:“起——轿”,两乘轿便颤悠悠地前进。前进的顺序是食盒在前,此时食盒换上某年某月某日吉封的红封条。官轿居中,花轿次之,两位男陪客此时变成两位送客,护轿走在最后。食盒里,有女家视新郎来时所带礼物(米、面、肉等),等量还回,惟酒用后,在酒瓶里插两棵大葱,借葱之谐音,祝婚后日子过得富裕从容。如果日子犯白虎,则将肉片悬挂在花轿右边轿杆下,以飨白虎,免

评论区

共 0 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