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太昊陵婚俗研讨会 刘秉季:淮阳是华夏婚俗的 “根” 与 “魂”_中国婚礼杂志社

聚焦太昊陵婚俗研讨会 刘秉季:淮阳是华夏婚俗的 “根” 与 “魂”

2025-09-05 11:54:31  浏览:107  作者:总编室
2025年8月28日,周口维也纳国际酒店七楼仟禧多功能厅内座无虚席,首届全国婚庆协会太昊陵拜大典暨华夏婚俗文化起源与发展研讨会在此启幕。中国婚俗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

2025年8月28日,周口维也纳国际酒店七楼仟禧多功能厅内座无虚席,首届全国婚庆协会太昊陵拜大典暨华夏婚俗文化起源与发展研讨会在此启幕。中国婚俗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婚礼》杂志社社长、著名婚俗文化专家刘秉季受邀发表主题演讲,以《伏羲女娲创世神话与“定姓氏、制嫁娶”的婚俗文化传承》为题,从神话溯源、制度演变到文化落地,为在场嘉宾梳理了华夏婚俗文化的千年脉络。

刘秉季

此次研讨会由河南省婚庆服务行业协会与宋河酒业联合主办,聚焦华夏婚俗起源与当代价值。刘秉季的演讲以东西方创世神话对比开篇,将东方伏羲女娲的“滚磨成亲”与西方亚当夏娃的“肋骨创世”并置解析。“伏羲与女娲兄妹相携,滚磨相遇结缘天地间,这不仅是人类繁衍的叙事,更藏着华夏先民对阴阳调和、天地交合的原始理解。”他指出,不同于西方“上帝安排伴侣”的神圣契约,东方婚俗从源头便带着“天意撮合”的温度,而女娲“抟土造人”“立媒约”的角色,更凸显了早期文化中女性在婚姻制度构建中的重要地位——这与西方夏娃因“原罪”被赋予的从属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刘秉季

演讲中,刘秉季重点阐释了伏羲“定姓氏、制嫁娶”的历史突破。他引用《通鉴外纪》“太昊始设嫁娶,以俪皮为礼”的记载,详解华夏婚姻制度的雏形:伏羲确立姓氏制度,以血缘区分家族,从根源上防止乱婚与近婚,为社会秩序奠定基础;“俪皮为礼”则让婚姻从无序走向规范,成双的鹿皮不仅是聘礼,更象征着婚姻的契约精神;而一夫一妻制的推行,更是首次以制度形式明确“夫妻”概念,构建了家庭伦理的基石。“这些不是简单的仪式创新,而是中华文明从蒙昧走向文明的关键一步。”他强调,姓氏制度至今仍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符号,一夫一妻制更成为延续千年的婚姻伦理核心。

刘秉季

关于华夏婚俗文化的发源地,刘秉季在演讲中给出明确界定:淮阳太昊陵才是真正的“根”与“魂”。“甘肃天水是伏羲的出生地,但一个人的历史贡献,终究体现在他建功立业的地方。”他援引《五帝本纪》等文献,指出伏羲成年后定都宛丘(今淮阳),在此开创八卦、制定历法、规范婚姻,最终长眠于此;明清两代52次钦差致祭、黎元洪题“象天法地”、朱镕基题“羲皇故都”的史实,以及每年吸引数百万信徒的太昊陵庙会,更印证了这里作为婚俗文化祭祀中心的地位。“祭陵祭的是文明功绩,淮阳承载的是伏羲开创婚俗制度的精神内核,这是其他地区无法替代的。”

刘秉季

面对婚庆产业的当代发展,刘秉季也提出思考。他提到,2022年中国婚恋交友市场规模已超千亿,预计未来五年婚庆行业将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但产业发展需扎根文化根源。他建议淮阳依托太昊陵的文化底蕴,打造“中华婚仪之都”:将传统拜天地、俪皮之礼等元素与现代婚礼结合,联动酒店、摄影、旅游等产业形成完整链条,让婚俗文化从历史走向市场,既传承基因,又创造经济价值。

领导合影

刘秉季的演讲持续近20多分钟,引经据典间兼具学术深度与通俗表达,多次引发在场嘉宾共鸣。当日研讨会后续还举行了传统婚俗对话沙龙、宋河酒业与河南省婚庆协会战略签约等环节。正如刘秉季在演讲结尾所言:“探寻婚俗起源,不是回望过去,而是为了让当代人知道,我们的婚礼里,藏着八千年的婚俗文明密码。”


评论区

共 0 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内容】

返回顶部